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

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

2010-09-14 23:37:0039健康网
栏目关注:
核心提示:在过去的20年里,艾滋病相关的研究已经取毒譬了突破性的进展。尤其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以及免疫功能的重建,但是由于抗病毒治疗的局限性,免疫功能重建的艰难性,药物副作用的难以忍受性,以及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耐药的出现,抗病毒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等,都是要面对的问题。中医中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,在艾滋病的治疗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,是否能为艾滋病的治疗找到一条新的途径,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。

  在过去的20年里,艾滋病相关的研究已经取毒譬了突破性的进展。尤其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以及免疫功能的重建,但是由于抗病毒治疗的局限性,免疫功能重建的艰难性,药物副作用的难以忍受性,以及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耐药的出现,抗病毒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等,都是要面对的问题。中医中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,在艾滋病的治疗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,是否能为艾滋病的治疗找到一条新的途径,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。

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


 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发展史

  1987年第一个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齐多夫定(AZT或ZDV)首先问世,开始使用单一的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治疗HIV/AIDS病人。Fischl MA等人对伴有肺孢子虫肺炎(PCP),或者不伴有PCP进展期的病人进行了相关的研究,在治疗8—24周的过程中,发现AZT对艾滋病相关的死亡率、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,对临床症状的改善、体重的增加也有一定的作用,CD4细胞上升明显。但是12周之后,CD4细胞回到治疗前的水平。随后又有很多相继的研究,其对象包括伴有轻度症状和没有任何症状、CD4细胞处于不同水平的患者。研究结果显示,AZT可以降低疾病进展,但是对于存活率没有显著的影响。虽然AZT有一定的效果,但是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,它的有效性下降。其他的核苷类药物如DDC、DDI、D4T和3TC也相继出现,它们的有效性得到了证实,但是单一药物的作用不能持久,病毒载量很快反弹。于是开始了两联药物的研究。这些研究显示,两联药物比单药获得了比较稳定的临床益处。但是无论如何两联药物的应用,不能够获得强大的、稳定的抗病毒治疗效果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,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博士,首先应用一个蛋白酶抑制剂加两个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治疗HIV/AIDS病人,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。它具有强大的抗病毒作用,可在血浆中检测不到病毒,并且可长期维持这一疗效。另外,还可以使被HIV破坏的人类免疫功能获得恢复或部分恢复。这种联合用药的方法被称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(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,HAART)。

  抗病毒治疗的局限性

  虽然HAART已经在延缓疾病的进展、减少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与死亡率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、减少传染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,但是并不能根除病毒,所以在长期用药过程中其弊病和不足逐渐显现。

  抗病毒治疗的长期性

  目前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病毒的复制,并不能清除体内的病毒,除了静止的记忆CD4细胞内HIV不能被清除之外,其他病毒储存库如中枢神经系统和一些未知的病毒储存库内的HIV也不能清除。虽然经过HAART治疗1—3年,血液中的病毒载量已经达到检测不到的水平,但是这种细胞仍然存在,一旦停止HAART治疗,静止的CD4细胞中潜伏的HIV将重新变化,HIV病毒载量很快反弹上来,而且HIV RNA上升的速度与首次感染时相当。后来一些科学家经过更精密的实验和计算,导出单纯的HAART治疗要持续60年才能彻底清除体内的HIV。这也就意味着患者要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。

  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

  在瑞士的一组HIV研究中显示,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(ART)的病人中,有45%的病人出现临床不良事件,27%的病人出现实验室不良事件,这些表现可能或肯定与治疗有关。然而,只有9%的临床不良事件和16%的实验室不良事件是严重的。药物相关的事件可能出现在早期(治疗的前几周或几个月),出现在早期的主要副作用包括消化道症状,难以忍受的恶心呕吐腹泻腹痛;以及特定药物如AZT的骨髓抑制,EFV的头痛头晕、恶梦,甚至精神障碍;非核苷类药物引起的皮疹以及肝功能异常;ABC引起的发热、全身不适以及呼吸困难;IDV引起的肾结石;ATV引起的间接胆红素升高等。也可能出现在晚期(6个月之后或者更长)。晚期的副作用主要包括代谢的并发症和形态的改变,长期服用核苷类药物所引起的线粒体毒性,如严重的乳酸酸中毒、肌病、心肌病、胰腺炎、末梢神经炎;蛋白酶抑制剂所引起的代谢异常,脂肪代谢障碍,出现四肢、臀部以及面部等周围皮下脂肪萎缩而中央躯干脂肪堆积,与脂肪萎缩相关的代谢特性包括:高甘油三酯血症、高胆固醇血症、胰岛素抵抗、乳酸血症,骨密度减低,以及由于高脂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。

  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性

  HIV的生物学特性决定HIV是一类能够对药物产生高水平抗药往的病毒。HIV具有的逆转录酶在复制中的错配率较高,错配加上病毒的快速复制是导致HIV迅速出现抗药性的一个原因。血浆内病毒的生活周期以及产生病毒的细胞生活周期非常短,其半衰期只有2天左右,在2—4周血浆内的野生型病毒被替换,在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,病毒快速更新,更加上其快速的突变率是导致HIV耐药的根本原因。随着新药的研发,新的方案不断出现,但是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漏服,有些药物缺乏良好的药代动力学,有些药物的耐药阂值比较低,以及开始抗病毒治疗的不规范性,容易导致耐药的产生。有资料显示,15%的HIV早期感染者和从未治疗过的患者出现了耐药。在一项横向研究中发现,44%的进行HAART的患者,对至少一类药物有耐药性。耐药性的产生不仅对正在治疗者产生影响,而且对新的慢性感染者的未来的治疗也将受到严重的限制。

  免疫功能重建的局限性

  1997年提出的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促使艾滋病病人的免疫功能重建,是近年来艾滋病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之一。但是并不是所有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免疫功能都能重建。一方面是药物抑制病毒能力的原因,不仅免疫学不成功,甚至病毒学也是失败的;另一方面,虽然病毒学达到了很好的效果,但是CD4细胞不上升,也就是说免疫功能不能完全重建。早在1999年Sullivan AK、MontanerJ就报道了这种不一致性。Sabin的研究发现,在治疗平均23个月的患者中,22%的患者中只有病毒学的反应,而CD4细胞不上升;而9.1%的患者有CD4细胞的上升而没有病毒学的变化。在随访过程中,有48例患者发展为艾滋病,18例死亡。无论病毒载量如何,CD4细胞的不上升和疾病的进展相关。另外的研究来自Grabar,这是一个反应病毒学和免疫学不一致的最大的数据分析,涉及2 236例患者。在治疗6个月之后,几乎50%的患者都达到了病毒学和免疫学的效果,16%的患者没有任何反应,17%只有免疫学而没有病毒学的反应,19%只有病毒学而没有免疫学的反应。当然没有任何反应者更容易进展到临床艾滋病或者死亡,而只有病毒学反应者也容易进展到艾滋病或者死亡。但是只有免疫学反应者与全部反应者相比,在疾病进展上无显著性区别。所以CD4细胞的上升是非常重要的独立的治疗成功的标志。

39健康网(www.39.net)专稿,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。

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
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  

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,中国互联网百强,于2000年3月9日开通,中国历史悠久、规模最大、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。多年来,在健康资讯、名医问答、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,引领在线健康信息,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。

健康资讯推荐
特别策划
39热文一周热点
热门问答更多
推荐医院更多
举报/反馈
链接地址:*
举报内容问题:*请选择举报类型
原创文章链接:
其他理由:
更多问题及建议:
联系方式: